话说越语代表----嵊州方言

话说越语代表----嵊州方言

越语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相传黄帝(→昌意→颛顼→鲧→)五世孙大禹治水,功毕了溪(今嵊州剡溪)。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余。古越国至越王允常始翻越会稽山到今绍兴,而绍兴城的兴建不过2500余年罢了。据《水经注》记载:秦望山“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嵊州一带也许就是越王无余之旧都。古越国活动中心一直都在会稽山南的嵊州一带。

越语主要衍变历程

(1)形成期。商末,长江下游江南的古越语与上古中原士族南迁带来的上古华夏语融合成上古越语。《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末):“於越来宾”,是为於越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至春秋时期,越国已成为列国之一,甚至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当然,此时的越语被中原人称作“鸟语”,其文为“鸟篆”。汉代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那时的越语---越人拥楫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囗(原字为左饣右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一作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越王勾践剑,其八个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则为越文提供实样。

(2)扩张期。大汉四百多年各部族、民族融合。上古越语与上古吴语连片成型,称其为吴语或吴越语。“汉高帝十二年,一吴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其一焉。(《水经注》)”东吴之语是东南之语的源头。即是说明吴语的源头是越语。其时越语与吴语可不用“越译”而互通逐为吴语之一部分。越文“鸟篆”则在秦时就被“书同文”统一为大篆。

(3)变革期。五胡乱华,永嘉南渡,中州人东迁至江左者六七成。士大夫性质的“魏晋风骨”融入刚烈骁悍的古越大地,也带着大批高僧、名士入剡(古嵊州名)或居或隐,古越精神被渐渐隐逸化。隐的代表人物为雕圣戴逵、书圣王羲之,逸的代表人物为谢灵运。那么上古越语就渐渐蜕变成与中原古汉语互通的中古越语。

(4)发展期。唐代形成特有的锦绣江南,灵动飘逸、优雅睿智。而素而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之称的古嵊州,文化昌盛。王谢风流出自嵊州,引更多文人骚客入剡(嵊州)寻隐,同时也把嵊州话为代表的中古越语带向远方。

(5)鼎盛期。南宋,偏安于古越大地的统治者成为中华文脉的嫡系继承者。“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指杭州。处于都城地位的临安及古越语,融合衍变成韵书型越语而渐渐定型。而杭州话“儿”化为带中原官话性的越语。现今嵊州话、临安话同为吴方言中的临绍方言小片区,语言基本相同,可完全相通。

(6)繁荣期。明朝,“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越音最流行的时候,也是吴越经济最发达之时。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皆以说苏州白话为荣。而苏州白话与今嵊州话也完全相通。

(7)衰落期。随着战乱、非越语人口的涌入,使得越语人口锐减,部分地区几近消失。而吴方言作为越语人口地区的代表方言,越语一称也渐消失。

(8)坚守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影响人的思维。保护传承越语任重道远。上世纪初,越语以嵊州话为基础的越剧作为载体,曾广泛流行于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吴语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村方言广播节目,就选用嵊州方言播出。嵊州话作为越语的典范与代表,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依据与渊源的。

现今,主要媒体和所有学校一律普通话,强制改变小孩语言环境,加上外地流动人口较多,嵊州一些小孩已经不大会讲嵊州方言,或听不懂嵊州方言。越语生存情况很值得有关方面去关切。保卫母语家乡话,保卫纯粹的古越文明,保卫华夏多元文化将成为重点。尽管日前嵊州电视台主办了“嵊州方言”大赛,但“嵊州方言”的标准不统一,差强人意。因为嵊州方言内部又分为城关话、东乡话、西乡话与下北乡话几个小片语区。

如以嵊州城关话作为代表的越语,多带古汉语中的“哉”。例:“好哉”、“来哉”、“去哉”、“快哉”等。这为其他嵊州方言小区内所不多见的。

城关话与其他嵊州方言还是有些差别: 如西乡话称上午、中午、下午为“空星”、“午牌”、“晚样”,而城关话则为“早上”、“晏昼”、“下昼”。如西乡话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为佤、侬、伊,而城关话则为伢(ha)、侬、伊,东乡话则是实佤、实倷、实伊。如城关话称“空闲”则下北乡话为嬉客、东乡话为调大、西乡话为出空; 如城关话称厕为“处所”,西乡话为“东施头”、东乡话为“坑头”; 如城关话称父辈姐妹为“娘(希央切)”,东乡话为“阿(a) 娘”。其中语言差别不一而足。

试举几例越语与普通话差别:

普通话词汇

越语字辞

嵊州话读音/备注

不,弗,勿

嵊州城关话多用勿,东乡话多用弗

不会、不要、不用

勿会、勿要、勿用

勿会、勿要、勿用分别为合体字读作“灰”、“否”、“风”音

我、自、你、他

我、自、伢、侬、伊

嵊州城关话“自”说成xi自,复数则为: 伢、倷、椰(伊啦)

妻、祖母

老婆、啊奶

嵊州城关话多用老嬷、(女襄)(女襄) 东乡话则用女客宁、 (女襄)

继父、继母

晚爷、晚娘

嵊州城关话多用晚爹叔、晚娘

没有

呒有

嵊州城关话说单音节的呒有,“扭”音

嵊州城关话藏匿意读作“亢kà,ng”

嵊州城关话读作“ga”如地名企石

骂、诅咒

嵊州东乡话作辱

汏,净,洗

嵊州洗多读作“溥”

丢、失

丢、失

嵊州城关话作遁

寻,找,觅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哼”又读作“隐”,东乡话多读作“夯”

例:陶镬(不分材质)、镬枪、镬根(盖)

嵊州城关话多说作“nana”,下北乡话说为“宁”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哥”音

走亲访友,嵊州城关话多说“跄(抢)人(nana)家(哥)”

玩、耍

嵊州多说作“搞”

给,被

递, 嵊州话多说作“带(入声)”例:带拨伊(给他)

迟,晚

à,e例如:来得介晏(来得很迟)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ga嘎”音

歪、斜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西亚切”

弯、甩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甩(葛晏切)”

二十

廿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念”

强行给予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se色”

水渗透

渗、洇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Yīn

吸吮

嗍,吮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soh缩音

躲藏

偃、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偃(一)、伴(盘)如: 偃来伴去

快步行

逃,本义是怕被捉住而迅速离开

慢步行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dú独”例如“踱方步”

撕、扯

如嵊州城关话:买布称逮布,撕毁为“逮破(派)”

曳、携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叶”

伤痕

瘢、疤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bo”

流动,浮于水面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těn吞音

水滴滴下

例如;水渧渧带带沥下来

稍微喝一点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mi米音

扔,摔

掼、甩

例如: 掼掉、掼东西

染上沾上

嵊州城关话多读作“西衣亚切”

用筷子夹物

嵊州城关话多读“尖”音

沥干,去汁水

嵊州城关话多读“毕”音

太饱

膯、肫

tēng 例吃肫哉

以手托物称量

例:戥一戥,有多重

涂抹、加盖

例:麦饼搨酱、天凉了胸口搨件衣裳睡

鸟兽脱毛

毻、褪

例嵊俗谚:七石缸褪麻吊(喻形式大于内容)

冲,刷洗干净

例:碗去荡荡伊干净

火旺

炀、猛

嵊言,人太得意称炀例:侬炀来,介炀终要吃亏的!

溢出来(锅子里的)

例:火太猛, 陶镬(里的汤汁)潽出来哉!

鼻塞说话,变音

说作Ōng翁音例: 齆声齆气

身体弯曲

ōu嵊州城关话多读“又”音

融化

例:雪要烊掉哉!

漫无目的游荡

dàng, 例:趤大街、趤来趤去

全都、整齐

嵊州城关话多读“西衣切”音

嵊州城关话多读“to”音

一条、一次

一埭

嵊州城关话统称一埭dà,I, 例: 一埭路、走一埭

割、砍

嵊州话多用斫, 例: 斫柴、斫树

拥有

嵊州城关话多读“gae,盖”音赅得起

以上只是挂一漏万, 希有同好之人补之。目前保卫华夏多元文化、保卫越语代表————嵊州方言已是刻不容缓了!

相关推荐

《刺激战场》更名《和平精英》背后,你不知道的一些事
365平台被黑不给出款怎么办

《刺激战场》更名《和平精英》背后,你不知道的一些事

📅 06-29 👁️ 2981
天玑720处理器怎么样 天玑720相当于麒麟多少
足球365官网正规吗

天玑720处理器怎么样 天玑720相当于麒麟多少

📅 07-03 👁️ 520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