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人一直在心里纠结于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所造成的平民伤亡,认为这严重违背了国际战争法。然而,回顾历史,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种种暴行,难道就不值得反思吗?当时他们屠杀了大量无辜的中国百姓,为何在面对自己受难时,却突然变得如此“关注”战争法则呢?我们不妨放下这些疑问,探讨一下当年美军为何会对日本的平民造成如此大的伤亡。
美军对日本的打击不仅仅是两颗原子弹那么简单。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瞬间导致15万人死亡,之后死于辐射等原因的人数更多,其中大多数都是无辜的平民。除了原子弹,美军还发动了对日本超过100座城市的常规轰炸。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名古屋等城市几乎都成了美军轰炸的目标。根据统计数据,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美军出动了超过3万架B-29超级轰炸机,投下了高达16万吨的炸弹,导致超过5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与此同时,100多座城市的工业基础几乎全被摧毁。
特别是在东京,美军动用了300多架轰炸机,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造成了持续数天的大火,将整个城市化作一片火海。这场东京大轰炸的死亡人数达到8万人,甚至超过了广岛原子弹爆炸中的死亡人数。而且,这场灾难的受害者大多数是平民。这一切,都是战争的恐怖表现。
战后,日本对各大城市的损毁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东京的损毁达到了56%,大阪为57%,横滨为58%,这些城市的半数以上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最为严重的,要数福井市,几乎所有建筑都被毁,幸存者寥寥无几。在现代战争法则中,军队是不能无故伤害无辜平民的。那么,自诩为“现代文明典范”的美国,究竟为何要对无辜的日本平民实施如此严酷的打击呢?
其实,应该追溯到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正是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日本几乎每个适龄男子都加入了军队,即使是老弱病残,也都被动员起来为战争提供后勤支持。许多人因此认为,“原子弹下无冤魂”,因为日本全民皆兵,没有人能够算作“无辜”。此外,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将大量军事设施和装备放置在平民居住区,以此来作为“挡箭牌”,妄图利用平民为其抵挡美军的攻击。换句话说,军国主义者实际上是在将民众作为“人质”,以此来对美国进行“道德绑架”。
以广岛和长崎为例,这两座城市虽然是日本的重要军事基地,但日本军方却将大量平民安置在这些基地附近。美国的选择并不容易:如果攻击这些基地,便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违反国际战争法;但如果不攻击,又不能容忍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战争行为。那么,美军的选择是什么呢?面对日本军方的“道德绑架”,美国人并未手软。两颗原子弹分别落下,将这两座城市化为废墟。
展开全文
美军的空军将领斯文尼曾说过:“我不为战争的残酷而骄傲,我也不希望自己国家和敌国的人民都遭受痛苦。每一个生命都很宝贵。但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问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发动了这场战争,并拒绝停战,难道他们不应该为所有苦难承担责任吗?”当时,美军随军的大主教也曾说道:“邪恶的敌人藏身在无辜的人民中,为了拯救那些人民,必须先消灭敌人,虽然一部分无辜的人民将因此遭殃。”
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一个真相:如果要为日本平民的死伤感到愧疚,那么真正应该自责的,不是美军,而是那些日本的战犯。要是这些战犯心中有一丝良知和人性,他们就不会发动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