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厦门城市奇观 | 8年前厦门为什么不建地铁而选择了它…

揭秘厦门城市奇观 | 8年前厦门为什么不建地铁而选择了它…

厦门快速公交(BRT)这种公共交通工具的投用无疑是厦门交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变革。

实际上,厦门BRT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城市转型中,市民与决策者逐渐认识到公共交通的作用,经过磨合达成一致,才将观念的转变付诸实践。

从近几年看,BRT普遍受到本地市民的认可,已经不止上班高峰期,几乎全天候绝对没有空座位。

BRT不仅改变了厦门的公共交通,政府还意图由BRT来引导城市开发建设,甚至形成厦门未来几十年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竞争力。

逼出来的BRT

面对年年提年年难解的交通难,2004年,曾有厦门市交通委官员提出,厦门今后的城市交通将重点发展城市快速路和轻轨。

接下来,厦门提出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方针,市政道路的工程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2005年,厦门市全年完成市政道路建设投资5.35亿元,新增城市道路19.8公里,桥梁6座(其中人行天桥2座),完成了多条道路的改造项目。但出行难仍是老百姓时常抱怨的话题。

2006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BRT”一词跳了出来,当时由民进厦门市委提出来,他们认为BRT可基本达到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其投资及运营成本又较轨道交通低,与常规公交接近,“是有效抑制机动车辆快速增长,解决道路空间不足的重要手段”。

对这一建议,厦门市相关官员当时表示会认真研究,但同时再次提出发展轨道交通。但此后,有消息传出,由于厦门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总量不符合审批条件,建轨道交通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搁置。此外,轻轨动则几十亿的造价也让厦门市政府“望而却步”。

问题的集中提出是在2007年厦门的“两会”上。当时涉及破解“交通难”的政协提案多达50件,其中4件合并为“关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列入市政协的重点提案,这些提案不论是在数量、还是涉及的内容上,都位居历届同题材提案之最。

当时,也有一个新鲜词被政协委员提出来,那就是“路权”,少数人可享用的私家车排在路上,使乘公交出行的大多数人当着“人工吸尘器”,还挤着慢腾腾的公交车,他们认为这显然不公平。

这些人的建议是,政府对道路资源的分配要向公共交通特别是快速公共交通倾斜,把有限的道路资源首先用来满足公共交通的出行,而不是考虑机动车的出行。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建了这么多的桥和路,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2007年6月,在解决交通难的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上,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表示,政府开始反思,得初的结论是,不论建设、改造的速度多快,也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为此,厦门将大力发展BRT。

实际上,在高架上建设BRT则是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提出来的。在BRT开通时,厦门市人大副主任黄诗福曾表示:“这确实是何立峰的一个大手笔”。

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开发

BRT不仅仅是解决市民上下班拥堵问题,厦门未来的人流量会集中在西客站,BRT将把这部分客源成功运送到岛内的火车站等地。

BTR的通车与厦门目前很多政策相呼应。考虑到低收入群体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较大,厦门BRT的设计和建设尽量把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考虑进来,方便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的出行。

而厦门市政府一直鼓励开发商到岛外开发楼盘,也鼓励人们到岛外去居住,用当时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按指印的方式,串起这些指印的则是大规模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厦门的BRT属于公交引导开发模式,特点就是在没有开发但将成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形成一个快速的走廊。交通先进去以后,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待政府把土地出让以后形成交通的需求。

近几年,厦门的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扩大,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BRT链接线做起来的话,交通就不成问题,人才招聘上会相对容易得多。

选择BRT升级轻轨的路径,虽然降低了投资的门槛,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未来升级时,BRT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喂给系统也已形成。如果停下来再施工,哪怕只有几个月,也可能带来全市性的交通影响。但权衡利弊后,他们依然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2005年以来,厦门开始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建国以来几十年投资的总和。城市的规模随之全面扩张。这时,如果不及时将交通从传统的模式,转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交通,厦门将会像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失去空间结构调整的可能。

这短短的几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时的选择,将决定厦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竞争力。

公交线路大调整

厦门公交高直达率、低换乘率的背后,是公交线网的重复系数高达5.6,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的道路上,有五六条线路通过。厦禾路火车站路段一度有51条公交线路,虽然经优化整合成30多条,但线路重复率之高仍是国内罕见。

2007年,已完成线路大面积覆盖的厦门市公交线网,开始进行线路资源优化整合。而有关人士指出,BRT建成后,拥有专用车道,将推动公交快速化,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可弥补高峰期运力缺口。

同时,据预测,BRT和优化后的常规公交线网形成全新的公交网络,将使厦门公交出行分担率至少提升5%。

如今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建设如火如荼,但有关厦门BRT未来的命运,仍然是个未知数。有人考虑BRT到底要不要升级轻轨,还是跟轨道交通结合互补,抑或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小讯认为,至少在地铁1、2、3号线通车运营前,BRT仍然是厦门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超3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是谁都代替不了的。哪怕是改造轻轨,中间耽搁个把月,也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未来BRT有可能升级轻轨,但是客运量可能还不如18米长的三节客车,也有可能是BRT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城市公共交通的舞台,而目前最大可能是地铁与BRT先行换乘互补为上。

当傍晚的时候,站在BRT的车头,向前眺望厦门这座城,尤其是途经集美大桥那段,别有一番风景。希望厦门BRT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和考验,不断更新发展,且永存。

文出自公众号@厦讯(xmlutoushe)

图@黑子 @游子的歌 @一米阳光 @郑大植 等摄,部分来自网络

你错过的热门内容

猛戳“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继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阅朗】上汽通用别克阅朗报价
365平台被黑不给出款怎么办

【阅朗】上汽通用别克阅朗报价

📅 07-25 👁️ 7413
神武手游进蓬莱3天交多少钱神武手游进入蓬莱全攻略神武手游进蓬莱罚款标准
清明节为何要叫清明(清明节为什么叫)
足球365官网正规吗

清明节为何要叫清明(清明节为什么叫)

📅 07-26 👁️ 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