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月事、月水、月信、月经。4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释名]:月经、天癸、红铅。 时珍 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 月事 即月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岁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王冰 注:“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一见也。”宋 王茂 《野客丛书·汉再受命之兆》:“当 景帝 之召 程姬 也, 程姬 有所避,而饰 唐姬 以进。有所避者, 颜师古 谓月事也。”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姚氏识名》云:天子诸侯妃有月事者,以丹注面,令女史见之,不口奏。” 郭沫若 《断断集·旋乾转坤论》:“自然,女子也有她的生理上的天然限制,除开少女期便不免有月事的纠缠。”参见“ 月经 ”。 古代女子来月经用什么? 香灰裹在布里的 没看过电视上演过嘛 古代叫月事带,是布条,包棉花或草灰。 1、没有布之前,估计使用树叶。 2、发明布之后,使用布内包裹木炭灰的方法。布可以反复洗涤的。 3、在纸张发明之后,有钱人家也有使用类似于宣纸一样的纸张增加吸水性能的,而且使用后可以随时丢弃。但是外层依然选用布匹包裹。布当然由丫鬟去清洗了。 4、公元前1550年,在埃及已有把软布放进女性阴道来防止怀孕的记载,专家推断这些软布也用来应付月经,那大概就是我们所能知道的第一代“卫生巾”了。 5、现代版本的卫生巾据称是由一名十分疼爱妻子的美国男士发明的,他无意中发现:用细软的布将洁净的棉纤维和吸收性强的纸浆包裹起来,做成长条状棉垫,能够有效减轻妻子经期的痛苦和不方便。这种棉垫20世纪4O年代开始从欧美国家流行起来,并逐渐发展为使用一次性材料制造。
古代女子来例假称为月经、月事 。
古代女子来例假时民间也称为事期 、天葵、葵水。
女性生理期指经期,一般来说女性生理期就是指发育成熟的女性每个月都有一次月经,也就是月经期。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从避孕的角度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
每次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所间隔的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提前或错后7天都属于正常范围。
扩展资料
经期要注意的事项
1、不适宜有性生活:月经期因子宫腔内膜剥落,表面形成创伤面,如果发生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的感染。
2、不适宜吃太咸: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3、不适宜喝浓茶、咖啡:这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4、不宜吃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饮料: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经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经
古代月经的别称是月事、月水、月信。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属于生育期妇女重要的生理现象,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及自限性。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一般为21~35日,平均为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行经期,一般为2至8日,平均4至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