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历代军队组成,每个朝代有多少兵力?

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历代军队组成,每个朝代有多少兵力?

秦朝:秦朝常备军数量开始大幅增加,一方面是为了完成秦始皇南进北击的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戍守边地。如征伐匈奴时出兵30万,征南越时出兵50万(此处兵力总数存争议,暂以《淮南子》记载为准),加上咸阳的中尉军和各地的郡兵、县兵,秦朝总兵力应当在100万上下。

汉朝:汉初经多年战乱,国力衰弱,刘邦征匈奴时曾出兵30万,这个数字也应当是汉朝的常备兵力。至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垮匈奴,兵员额数大幅增加,最多时出现了30万步兵为10万骑兵充当后勤的情况,算上汉武帝设立的屯骑、羽林、期门等诸多军队,汉朝兵力最多时接近70万。当然,纵观整个两汉时期,常备兵力还是维持在30万上下的。

三国: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导致中国人口再一次大幅下滑,由高峰时期的6000万人口下降到不足1000万。截至三国后期,蜀汉常备兵力仅10万,东吴兵力20余万,曹魏兵力最多,为50余万,合计总兵力为80余万人。

南北朝:西晋的短暂统一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增加,不过随后出现的五胡乱华,又导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由于匈奴、鲜卑、羌等全民皆兵的民族融入,这个时候的军队员额总数无法估算。

隋朝:隋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隋朝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质财富。隋炀帝时征伐高丽曾动用军队113万(有夸大之嫌),不过隋朝常备兵力应当在50万上下。

唐朝:唐朝时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兵员大幅减少,常备军大约为30万。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兵力不过10万,但潼关一战,唐军损失10万即导致兵力不足,可见一斑。

两宋:宋朝扬文抑武,当兵是下等出路。不过宋朝的救灾制度完善,遇有大灾大荒,常常以征兵的形式吸收流民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加上罪人常被处以充军的刑罚,所以也导致了北宋时出现了军队人数的最高点—125万9千人,宋朝财政的70%用于军队。如果算上辽国和西夏的军队人数,此时的华夏地区总兵力远超200万。

南宋时,国土面积大幅缩减,兵力维持在40万上下,算上金、大理、西夏等国,总兵力在80万左右。岳飞北伐时出动的最大兵力为10万,但却极具战斗力。

元朝:元朝时以蒙古骑兵为主力兵种,所以兵力总数并不多,加上吸纳的征服地区降兵,总兵力大约在50万上下。

明朝:明朝推行卫所制,军户世袭为兵。明初时,有卫164,每卫约万人,另有84个独立千户所,全国总兵力接近170万。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时全国兵力达到惊人的280万人。但随着军队改革和明朝后期军备松弛,出现了虚额情况,为了冒领军饷,很多军官都大幅虚报兵员人数,至明朝末年,全国总兵力不足百万,当然这一数字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因为各地均存在虚报现象。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有300-400万军队,其实是不同时期建制累计的结果。当然,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起义军未计算在内。

清朝:清初时,所动用的兵力最多时为八旗,分满八旗和蒙八旗,总计20余万。之后又建立了汉军绿营,至乾隆、嘉庆时期汉军绿营兵接近70万,1900年前后,清朝总兵力为110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15款游戏将推出怀旧服,玩家不惜排队3小时!为什么玩家如此喜爱怀旧服?
最大军火库就在中国:500亿子弹,10万火炮,十万人能用半年
365平台被黑不给出款怎么办

最大军火库就在中国:500亿子弹,10万火炮,十万人能用半年

📅 07-09 👁️ 5429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