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諺語?

甚麼是諺語?

諺語是流傳在廣大人民間的一種通俗簡練、生動活潑的固定短句或韻語。從形式上看,它是口語性極強的現成話,簡潔而凝練,定型而不呆板;從內容上看,它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結晶,言近而意遠,富有哲理而又顯豁透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喜聞樂見的諺語,每個民族的諺語都是本民族語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漢語的諺語如同漢語一樣古老,有悠久歷史。

諺語、歇後語、成語及慣用語都是「熟語」的一員。熟語是一個大概念,相當於邏輯學中的上位概念,諺語相當於下位概念。熟語既然統屬成語、慣用語、諺語,自然擁有成語等的共同特徵,而作為其下屬的成語、慣用語、諺語等也必然有各自與其他熟語相區別的特徵。因此,論述諺語的特徵,定會涉及熟語共有的特徵和與其他熟語相區別的特徵。熟語中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後語在內容方面共同性大,語言形式方面差別性大。在區別諺語與成語、慣用語、歇後語時,更多的是偏重語言形式。

諺語和成語都是熟語的一種,是語言中慣用的定型現成語彙,但在下列四個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同。一、諺語的口語性質強,成語的書面語性質強。二、成語的結構定型比諺語更強。三、成語的基本格式是四個字的片語,諺語多是單句或複句。成語的主體是四音節的片語,每個音節都能獨立表達意義,四個音節就是四個意義單位。四、成語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的特徵,諺語卻不多見。

慣用語是熟語的一種。慣用語本身是一種定型片語。它的結構是片語,意義卻是整體化。諺語和慣用語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列三方面:第一、諺語多數着重說明一個事理或一種經驗,慣用語多比喻一件事情或一個過程。第二、諺語多為短句,慣用語多為三個音節的動賓關係或偏正關係的片語。第三、由於結構不同,諺語本身就是短句,常常可以單獨成句。

歷來「俗語」一詞並無嚴格的語言學定義,按台灣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的《中文大辭典》的說法,俗語就是「流行通俗之語」,俗語的重點內涵就在一個「俗」上,因此一切通俗易懂的片語和短句均可包括在俗語的範圍之內。過去「俗」、「諺」聯稱,多數情況「俗語」基本上是諺語,問題是:如果我們要把諺語、慣用語、歇後語等分別從熟語大類中獨立出來,特別是把諺語從「俗語」中獨立出來,那麼剩下的「俗語」就是狹義的俗語了。

諺語和歇後語的共同特點是:語言通俗生動,善用比喻,但歇後語的獨特結構,使它和其他熟語──也包括諺語區別開來。歇後語在結構上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比喻或描寫,後一部分則是比喻或描寫的說明。過去俗、諺連稱,歇後語也多包括在內。有些俗諺,如分成前後,中間斷開,則如同歇後語。

語言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諺語的人文性。概括起來,反映在三個層面:物質文化、制度習俗和精神文化。諺語的人文性首先表現在它對人類社會物質文化的反映上。物質文化是人類物質生活的體現,物質生活既有物質生產又有物質消費。反映物質生產的諺語最多的是有關農業生產,因為這類諺語數量龐大,涉及農業生產面廣,所以專稱「農諺」。農業生產之外,牧業生產、漁業生產進而工業生產也不同程度反映在諺語之中。諺語反映人類社會的物質消費更是不亞於物質生產,諸如衣、食、住、行方面的諺語不勝枚舉,如「人是衣裳馬是鞍」、「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是講穿着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是講飲食的,「有福住得朝南屋」、「多叫一聲哥,少走十里坡」是講居住和引路的。

相关推荐

西安刻章联系电话附近,哪里可以刻章?
365bet大陆网站

西安刻章联系电话附近,哪里可以刻章?

📅 07-08 👁️ 5755
拼车出行哪个软件最便宜?拼车出行哪个软件好
365bet大陆网站

拼车出行哪个软件最便宜?拼车出行哪个软件好

📅 07-03 👁️ 5127
开通须知
365平台被黑不给出款怎么办

开通须知

📅 06-29 👁️ 6535